摘要
本文以“源网荷储+虚拟电厂"为核心,结合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平台(AcrelEMS)的技术特点与解决方案,探讨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分析安科瑞在江阴某研究院微电网项目中的应用案例,详细阐述了源网荷储一体化与虚拟电厂的技术原理、功能优势及实际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安科瑞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调度、资源聚合与优化控制,显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用电成本,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源网荷储与虚拟电厂的技术原理
1. 源网荷储一体化
源网荷储一体化通过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与储能资源,构建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其核心在于“源源互补、源网协调、网荷互动、网储互动",通过智能调度实现能源供需的动态平衡14。
2. 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VPP)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资源的智能管理系统。其核心功能包括资源聚合、智能调度与市场参与,能够将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等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电力市场运行,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
二:安科瑞的源网荷储充一体化管理系统
2.1系统结构
2.2核心功能
2.2.1能源规划: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系统能够对能源使用进行精准规划和预测。例如,通过对某大型制造企业过往三年用电数据的深度分析,结合其未来一年的生产计划和市场需求变化,运用大数据分析和 AI 算法,预测出该企业在不同季节、不同生产阶段的能源需求。预测结果显示,在夏季生产高峰期,企业的电力需求将比平时增加 30% 左右。基于此,企业可以合理安排生产设备的运行时间,提前与能源供应商协商采购合适的电力套餐,有效降低能源采购成本。
2.2.2柔性扩充:当短期用电功率大于变压器容量时,储能系统能够迅速放电,满足负载用能需求,实现电力系统的柔性扩充。以某商业综合体为例,在节假日等用电高峰时段,其空调、照明等设备的用电功率大幅增加,超过了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此时,安科瑞系统中的储能系统自动启动放电,补充了不足的电力,保障了商业综合体的正常运营,避免了因电力供应不足导致部分区域照明熄灭、空调停机等情况,维持了良好的商业环境。
2.2.3备用电源:在紧急情况下,储能系统立即切换为备用电源,确保供电质量,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如在某数据中心项目中,遭遇突发停电事故时,安科瑞的储能系统在 0.1 秒内迅速启动,为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供电。经测试,在储能系统的支持下,数据中心能够持续稳定运行 8 小时以上,确保了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业务的正常运转,避免了因停电造成的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带来的巨大损失。
2.2.4防逆流:系统具备防止电力反送上网的功能,有效避免因逆流产生的考核和费用。通过实时监测电力流向,当检测到有逆流风险时,及时调整设备运行状态,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一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中,当光伏电站的发电量超过本地负荷需求时,容易出现电力逆流现象。安科瑞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光伏电站的发电功率和储能系统的充电状态,成功避免了逆流情况的发生,为项目节省了因逆流考核产生的费用,每年可达数万元。
2.2.5削峰填谷:配合储能设备,系统实现低充高放,优化用能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在电价低谷时段,储能系统充电储存能量;在电价高峰时段,储能系统放电供企业使用。以某工业企业为例,通过实施安科瑞系统的削峰填谷策略,该企业在过去一年中节省了约 20% 的电费支出。具体数据为,该企业原本每年的电费支出为 500 万元,采用削峰填谷策略后,电费降低至 400 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2.2.6需量控制:通过能量储存和充放电功率跟踪,系统有效防止基础电费增加,降低企业能源成本。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量情况,合理调整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策略,避免因需量超标而支付高额的基础电费。某化工企业在采用安科瑞系统进行需量控制后,其基础电费在过去半年内降低了 15%。该企业原本每月的基础电费为 30 万元,实施需量控制后,每月基础电费降至 25.5 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的能源成本负担。
2.2.7有序充电:依据变压器容量和电价,系统引导并协调充电功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充电设施使用效率。在电动汽车充电场景中,通过智能算法合理分配充电资源,避免多个车辆同时充电对电网造成过大冲击,同时也能让用户享受到更经济实惠的充电服务。在某大型停车场的电动汽车充电项目中,安科瑞系统通过智能调度,将充电设施的使用效率提高了 30%。原本该停车场每天只能为 50 辆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采用有序充电系统后,每天可充电车辆增加至 65 辆,同时用户的平均充电成本降低了 10% 左右。
三:结论
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平台(AcrelEMS)通过整合源网荷储与虚拟电厂技术,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提供了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江阴某研究院微电网项目的成功实践表明,安科瑞解决方案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安科瑞将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