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各地工业园区正掀起零碳转型的热潮。在政策强力推动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一场绿色革命已然开启。转型之路却布满荆棘:碳排放核算误差高达40%、绿电消纳率平均仅60%、智能化改造成本回收周期超过5年......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园区管理者的焦虑与无奈。
面对这些困境,安科瑞EMS3.0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以“精准碳计量+智能调度+绿电变现"的创新模式,为园区提供了一条可落地、可盈利的破局之道。
零碳园区起步的三大困局
碳足迹迷雾重重:传统电表仅能计量能耗,无法追踪碳排放。园区管理者面对分散的能源数据,犹如雾里看花。欧盟碳关税(CBAM)等贸易壁垒更让出口型企业如履薄冰,精确的碳排放数据成为刚需。
绿电“用不掉、卖不出":屋顶光伏发电“午剩夜缺"的矛盾突出,自用率不足50%,弃光率高达30%。一边是新能源设备“晒太阳",一边是夜间高价购电,园区陷入 “绿色浪费"的怪圈。
投入产出失衡:用户侧配储初始投资巨大,传统策略下日均充放不足1次,经济性存疑。投资回报周期超过5年,让许多园区望而却步。
安科瑞的三步破局之道
一、精准碳计量:让每度电的碳足迹透明可见
安科瑞的AEM96三相碳电表实现革命性突破——不仅能计量用电量,更能直接显示碳排放量。这款电表采用0.5S级高精度计量,支持自定义排放因子,结合2000+碳因子库,将碳排放追溯精确到产线甚至设备级别。
在零碳园区实践中,这套系统让碳排放核算效率提升80%,自动生成符合ISO 14064标准的碳盘查报告,轻松应对政府核查与欧盟CBAM要求。常州某园区通过碳资产精细化管理和参与碳交易,年增收超过500万元。
图1 AEM96三相多功能碳电表
二、智能调度:解开绿电消纳的死结
如何解决光伏“午剩夜缺"的难题?安科瑞EMS3.0的AI调度引擎给出答案:
图2 分布式光伏建设系统图
分布式光伏建设相关二次设备:
图3 储能系统图
储能系统二次设备选型:
图4 有序充电系统图
有序充电系统设备选型方案:
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碳资产管理采用碳排放核算因子数据库,符合SO14064-1:2018 组织层级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指南要求,为园区提供包括碳盘查清册、碳配额管理、碳排放分析、碳流向、碳盘查报告、碳交易记录等等功能,帮助园区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报告、核查体系。
图5 碳排放核算符合性评估声明
毫秒级数据采集:实时追踪光伏、储能等200+设备状态,精准定位高耗能设备异常
光储荷智能联动:AI预测光伏出力和产线负荷,准确率高达98%,动态调节储能策略
多能互补调度:支持电、热、冷、气多能流协同,某化工园区借此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超70%
这套系统将绿电消纳率从行业平均的60%提升至95%以上,让光伏发电不再“看天吃饭",而是变成稳定可控的绿色能源。
三、绿电变现: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
安科瑞的创新在于将绿色能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储能“一鱼三吃":通过峰谷套利(无锡案例中峰电1.2元/度、谷电0.3元/度)、需求响应补贴、容量租赁三种模式并行,将投资回收周期压缩至3年
虚拟电厂聚合:整合分布式电源和可调负荷
安科瑞EMS3.0系统以“AI+能源"双核驱动,在常州、云南等地实现单条生产线年度节电120万度、单位产品碳强度下降52%。这套系统为何能成为长三角近零碳示范园区标配?
第一步:能源透明化——90%浪费来自“看不见"
· 毫秒级数据采集:实时追踪光伏、储能等200+设备能耗,精准定位空调、空压机等高耗能设备异常
· AI预测调度:光伏出力预测准确率98%,动态调节储能策略,绿电消纳率提升至95%
第二步:碳排精算化——从“估算"到“分毫掌控"
· 2000+碳因子库:精确追溯产线级碳排放,自动生成热力图,核算效率提升80%
· 碳资产增值:常州某园区联动虚拟电厂,年增收超500万元
第三步:运维主动化——从“救火"到“预警自愈"
· 数字孪生体:三维GIS建模实现设备寿命延长20%,故障自愈率提升80%
· 秒级功率调节:50台充电桩智能调峰,配电扩容成本节省超千万
3.零碳工厂的落地密码
· 30天快速部署:模块化架构兼容95%设备协议
· 2.5年收回投资: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超20%
· 政策合规直达:已通过23省市碳核查,减碳量相当于35万亩森林
#4 未来已来:零碳工厂的进阶路线
2025年零碳园区试点政策明确要求“风光氢储一体化",而安科瑞EMS3.0已布局:
· 氢电耦合:大兴氢能示范区实现五大场景全覆盖
· 隔墙售电:四川试点绿电直供模式,降低电价成本30%
平台架构:
当欧盟碳关税倒逼出口型企业,当“双碳"考核纳入地方政府KPI,零碳工厂已从“可选项"变为“生存项"。安科瑞EMS3.0在全国200+园区的实践表明:零碳不是成本,而是新的利润增长极。
数字孪生、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应用,正推动新一代“可感知、会思考、自进化"的智慧能源管理体系形成。未来,零碳园区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标签。
当欧盟碳关税倒逼出口型企业,当“双碳"考核纳入地方政府KPI,零碳工厂已从“可选项"变为“生存项"。安科瑞在全国200+园区的实践表明:零碳不是成本,而是新的利润增长极。
那些拥抱碳计量、智能调度和绿电变现的园区,正从能源消费者蜕变为智慧能源生产者。在这场零碳革命中,他们不仅赢得了政策红利,更在绿色经济新赛道上抢占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