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网站!
技术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从碳电表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安科瑞赋能零碳园区系统建设
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从碳电表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安科瑞赋能零碳园区系统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7-17  点击次数: 9次


1

背景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2

安科瑞碳电表

碳电表是一种新型的计量工具,它的出现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企业在电力使用中的碳排放。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实际电能消耗的计量数据,动态计算并按照使用条件、区域等因素更新电碳因子,也就是平均每度电所蕴含的碳排放量。这个数值是实时更新的,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电力使用中的碳排放情况。碳电表的出现对于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了这些数据,企业就可以追踪产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根据碳排放情况优化生产用电安排,制定更加绿色低碳的生产模式。

安科瑞AEM96三相多功能碳电表,集成三相电力参数测量、遥信、遥控、分时电能计量及碳排放统计,根据不同使用工况的电碳折算因子集成碳结算功能,包含12组碳排放值及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它能够实时计算并给出企业生产用电带来的碳排放量,让碳排放像电能一样方便记录,配合安科瑞碳资产管理平台,大大简化企业的碳排放统计工作。


图1 AEM96三相多功能碳电表


3

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碳资产管理采用碳排放核算因子数据库,符合SO14064-1:2018 组织层级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指南要求,为园区提供包括碳盘查清册、碳配额管理、碳排放分析、碳流向、碳盘查报告、碳交易记录等等功能,帮助园区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报告、核查体系。

图2 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碳资产管理报告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采用B/S架构,满足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接入和协调控制需求。平台采用“1+N"设计,可以接入数量众多的新能源场站数据,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充电桩聚合在一起,结合发电预测、负荷预测、电价波动、电网调度指令等情况,灵活调整微电网控制策略并下发给储能、可调负荷等系统,采用“云-边-端"协同策略控制,保障配电网稳定运行。

图3 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云边端策略协同

终端设备控制策略是现场设备在并网、离网状态下的运行策略,包括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控制、电压/频率控制、至大功率追踪、虚拟同步发电机惯量模拟等多种策略,由储能变流器、光伏逆变器、充电桩等设备提供;

边端协调控制策略是本地ACCU-100协调控制器或Acrel-2000MG能量管理系统执行的能源策略,包括新能源消纳、防逆流控制、峰谷套利、柔性扩容、需量控制、限电模式等等,这些策略可以在本地执行;

云端优化控制策略是AcrelEMS3.0平台基于发电预测、负荷预测、电价波动以及虚拟电厂平台的调度指令而做出的策略优化,这些策略下发给本地协调控制器或能量管理系统来执行。

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功能:

图4 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功能界面

①综合监控:实现配电网配电室、光伏系统、储能系统、负荷、充电桩、环境数据的采集、监测、可视化展示、异常告警、事件查询、报表统计等功能;
②智能控制:协同光伏、储能、负载等多种能源主体,动态规划智能策略,实现储能、光伏协调控制,比如计划曲线、削峰填谷、防逆流、新能源消纳、需量控制等;
③能源分析:具备微电网能耗及效益分析、微电网经济运行分析、多维度电量分析,并进行日、月、年能源报表统计;
④功率预测:以历史光伏输出功率和历史数值天气数据为基础,结合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和光伏发电单元的地理位置,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库,实现光伏发电的短时和超短时功率预测,并经进行误差分析;同时对微电网内所有负荷,基于历史负荷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算法,预测负荷功率曲线。

⑤优化调度:根据分布式能源发电预测、负荷预测结果,并结合分时电价、电网交互功率及储能约束条件等因素,以用电成本低或碳排放低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解析微电网运行功率计划,系统通过将功率计划进行分解,实现对光伏、储能、充电桩的优化控制。

4

总结

零碳园区并非单一的减排单元,而是集能源转型、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治理改革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实现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抓手。其规划和建设需要合理利用工具和能源管理软件,来实现有效的能源利用。未来,随着更多零碳园区的建成,其不仅将成为区域零碳园区绝非单一的减排单元,而是集能源转型、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与治理改革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更是实现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抓手。其规划与建设需依托科学工具及能源管理软件的深度应用,方能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展望未来,随着更多零碳园区的落地建成,它们不仅会成为区域经济亮眼的 “绿色名片",更将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经济的 “绿色名片",更将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