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园区不仅是产业的聚集地,更是能源转型的主战场。零碳园区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的双重压力下,工业领域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正面临严峻挑战4。零碳园区是指通过整合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智能调控等技术,实现园区内能源生产与消耗的碳中和目标,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与安全性的绿色低碳产业园区。
其核心在于构建“源(新能源)-网(智能电网)-荷(负荷)-储(储能)-充(充电设施)"协同运行的微电网体系,并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优化能源调度,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和碳排放。
02政策红利:标准引导与资金支持
2025年3月18日,由中国节能协会牵头制定的《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T/CECA-G 0344-2025)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为零碳园区的规划、建设与评估提供了系统性依据。
多地政府也纷纷出台补贴政策,例如2025年前完成微电网数字化改造可享受窗口期补贴。园区还可通过获得LEED金级认证、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等资质提升企业ESG评级,并通过碳配额交易获得收益。
03安科瑞EMS3.0:零碳园区的智慧大脑
安科瑞EMS3.0(能源管理系统3.0)是专为零碳园区设计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通过“AI+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能源全链条优化与碳管理。
核心功能与架构
分层分布式架构:平台涵盖数据采集层(协调控制器)、边缘计算层(实时数据处理)、平台层(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多终端访问(网页、APP)。
多能协同控制:集成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设备,实现光储充一体化调度,就地消纳率超95%。
动态优化策略:基于电价信号和负荷预测,自动调整储能充放电、需量管理,可降低基础电费15%-30%。
硬核技术优势
智能预测与响应:机器学习算法支持96小时负荷与发电量预测,准确率超过85%,并能5秒内响应电网调度指令。
安全与可靠性:通过断点续传、数据加密技术保障信息安全,N-1供电实现99.999% 可靠性,切换时间短于0.2秒。
生态协同:支持接入虚拟电厂平台,聚合可调节负荷资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04碳能双控:数据驱动的零碳引擎
安科瑞EMS3.0平台在碳管理方面表现优异,帮助园区从“碳模糊"走向“碳透明"。
平台支持精细化能源管理,实时监测电、水、气等能源消耗及流向,接入光伏等清洁能源,精细化管理各区域能耗。
同时实现碳排放计量,基于ISO14064量化组织碳排放,自动生成碳盘查清册和报告,为碳核查和碳资产管理提供支撑。
05安科瑞微电网能源管理平台助力零碳工厂方案
系统总览
“源网荷储"等全量运行数据,存储展示、状态检测、运行告警。直观展示微电网系统电量、碳排、成本、设备运行等各类数据。实时呈现微电网电力数据流向和设备安全情况。
微电网运行监测
支持电站拓扑、光储充监控、环境监控、策略执行、收益结算、态势感知等。
功率预测
多源数据整合:基于气象数据、历史运行数据、电网数据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高精度预测模型:机器学习算法能够自动学习并适应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优化调度
基于能耗优、成本低和碳排放少的经济优化调度;考虑电网供电力平滑与电压稳定的安全运行调度策略;需求侧响应电网互动策略。
碳排管理
对企业、部门、区域碳排进行监控;碳排统计、同环比分析;支持月、年碳排报表;生成碳盘查报告;
相关硬件
06实战案例:绿色转型的效益验证
案例1:某汽车园区
该园区面临夏季被迫错峰生产的困境。通过部署安科瑞EMS3.0平台,集成光伏、储能系统并实施削峰填谷策略后,实现了年省电费200万元,减少扩容投资500万元,并获得绿色制造补贴120万元的显著效益。
案例2:湖南某机场光储充项目
作为交通枢纽园区,该项目挑战包括航班波动致负荷突变、充电桩无序使用冲击电网等。通过部署EMS3.0 + 2MWh储能 + 1500kW光伏,并定制“航班-充电"联动策略,实现了离网保障关键负荷4小时,充电收益提升35%,年碳排下降38%的成效。
案例3:上海某研究院
该研究院集成光伏(150kW)、储能(215kWh)、59台充电桩的智慧场站,通过EMS3.0平台实现峰谷套利降低电费28%,光伏消纳率提升至95%,充电桩运营年增收超50万元,并参与上海虚拟电厂需求响应获得辅助服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