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网站!
技术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安科瑞零碳园区解决方案:助力政策落地、能源转型与中小企业零碳实践
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安科瑞零碳园区解决方案:助力政策落地、能源转型与中小企业零碳实践

发布时间: 2025-10-21  点击次数: 5次

一、政策与市场双驱动,零碳园区建设加速推进

零碳园区已成为产业绿色转型关键抓手,政策与市场共同推动其落地。国家层面,今年 7 月发改委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八项任务,9 月《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给予零碳园区 20% 投资额支持;地方层面,四川、山东、云南等均明确建设目标,如四川计划 2025 年建成 20 个近零碳园区。企业实践中,康芬生物兴化厂区通过光伏供电、废弃物循环减碳,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依托风光资源构建绿电体系,既降低运营成本(如江苏园区光伏电价较工业电便宜一半多),又助力产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多地企业还因零碳优势获园区入驻邀请。

二、能源转型有硬指标,降碳路径需因地制宜

《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将 “单位能耗碳排放" 设为核心指标:年耗能 20 万 - 100 万吨标煤园区需≤0.2 吨 / 吨标煤,≥100 万吨标煤园区需≤0.3 吨 / 吨标煤,较当前全国园区平均 2.1 吨 / 吨标煤需降 90% 左右。降碳主要有三条路径:增加可再生能源供给并配储能、推动能源消费侧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同时需结合资源禀赋选择模式,如海南浙琼合作产业园以生物质发电为主整合多类清洁能源,冶金化工类园区用热泵补热等技术,西北、东南沿海风光富集区以绿电招商。

三、破解中小企业困境,多举措降低转型成本

中小企业资金、技术薄弱是零碳园区建设关键难点。对此,可由园区管委会或运营方统一建设能碳运营平台,为企业提供用能监控、碳核算服务,避免自建系统的高昂成本;能源服务公司可接入企业可调节负荷,结合储能提升新能源消纳与供电稳定性;金融机构还能基于园区整体信用和节能收益,为中小企业提供批量化、低利率的绿色 “团购" 信贷,助力其参与园区能源转型。

四、安科瑞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1.零碳园区总体架构



2.能源管理系统


能耗监测系统严格按照导则要求开发,符合导则要求的各项技术要求,通过能源计量体系的建设,实现如下效果:

①满足政府对大型公建、用能单位能耗监管的要求、验收的要求;

②通过系统发现低效运行的中央空调、空压机等高耗能设备,为节能改造提供数据依据;

③通过系统发现能源管网存在的不易发现的跑冒滴漏情况,减少能源浪费,节能降碳;

四、平台功能

1.微电网管理功能

  • 削峰填谷:配合储能设备、低充高放优化用能成本

  • 有序充电:根据变压器容量、电价进行引导,利用技术进行协调充电功率,降低运营成本

  • 防逆流:针对自发自用的新能源系统,防止系统电力反送上网,避免考核、罚款

  • 需量控制:能量储存、充放电功率跟踪,防止增加基础电费

  • 需求响应:基于激励、电价需求响应,以经济利益驱动用户参与。

  • 柔性扩容:短期用电功率大于变压器容量时,储能快速放电,满足负载用能要求

2.虚拟电厂资源聚合、优化调控

通过聚合微电网内光伏、储能、充电桩及空调柔性负荷,构建:资源总览、资源管理、资源聚合、协同控制、响应评估等功能,提供资源聚合、市场交易,友好协同互动业务支撑。

3.电力监控及电能管理

通过在供配电的关键场所、关键设备上安装监测、计量、控制、保护等各类智能传感器,搭建涵盖35kV到0.4kV的完整电力测量、计量、控制体系,结合视频监视手段,实现对企事业单位内部电能的24h不间断监视。即时发现供配电中的隐患,减少事故发生次数。即时定位故障点,缩短故障恢复时间。

4.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

电能质量分析支持 A 类装置监测,实时获取稳态(三相不平衡度、电压频率偏差等)、暂态(电压暂升 / 暂降 / 中断)、瞬态数据及谐波频谱,可记录 SOE 事件、做高精度波形分析,通过 ITIC/SEMI F47 曲线标注暂态区间,结合国标生成诊断报告判定指标合格性;治理方面,以 SVG 缓解电压波动闪变、APF 治理负荷侧谐波、功率因数控制器自动投切电容,同时监测治理装置运行状态,故障时及时报警。

5.电气安全

电气接点测温需在电缆接头等连接点安装测温装置,实时感知温度,及时发送报警信息;此外,电动车充电等场所的末端回路应装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线路短路时可在 150μs 内快速限流,避免电气火灾;照明及插座安全监测可治理 3N 次谐波与三相不平衡引发的中性线过流,支持自主设定过电流反馈值,同时具备电能质量数据上传、中性线过流自动断路及平台数据监测功能。

6.智能照明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实现照明设备运行控制的智能化,有效提高照明系统科学管理水平,节省运营成本。通过定时开关和可调光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无效照明,从而准确的利用好每一份照明电能,是实现绿色照明,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

7.空调控制

中央空调系统由冷热源系统与空气调节系统(末端风系统)组成,相同客观环境下,末端设备启停数量及风温、风速设定决定系统整体电耗;负荷调峰可通过中央空调 AI 调优实现,即结合 AI 算法实时预测冷 / 热负荷,调整主机、水泵、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参数,搭配刚性与柔性调控策略,提升系统效率、降低电负荷,避免超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