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网荷储协同驱动:安科瑞零碳园区解决方案,赋能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
发布时间: 2025-09-19 点击次数: 32次
“双碳"背景下,党的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多元协同、智能普惠"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化和升级,零碳园区建设成为政府工作的核心议题。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零碳园区也称“碳中和"园区。在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系统性融入“碳中和"理念,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碳交易等多种手段,通过产业低碳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在园区内部基本实现碳排放总量与吸收自我平衡,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
①能源结构优化:发展风光氢储多能互补技术,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结合氢能储能,破解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与波动性问题。
②智能监控体系建设:通过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端的三级计量布点监测能源流向与用量,并借助电力能源区块链技术,保障绿电属性可追溯、交易可信。
③微电网与虚拟电厂应用:微电网实现园区内能源自主优化配置,提升利用效率与供电可靠性;虚拟电厂则协同分布式能源与负荷,参与电网调峰填谷,减少能源浪费。
④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构建调度模型,实时匹配能源供需,高峰时调度储能释能减负,低谷时储电备用,保障系统稳定。
⑤绿电直供与市场交易:企业通过直签合同购电减少中间成本,或通过电力交易平台购买绿证,满足绿色用能需求并获取环境价值支持。
4.2主要功能
①能源管理
能耗监测系统严格按照导则要求开发,符合导则要求的各项技术要求,通过能源计量体系的建设,实现如下效果:满足政府对大型公建、用能单位能耗监管的要求、验收的要求;
③微电网管理
对微电网的源、网、荷、储能系统、充电负荷进行实时监控、诊断告警、全景分析、有序管理和控制,满足微电网运行安全分析智能化、调整控制前瞻化、全景分析动态化的需求,完成不同目标下光储充资源之间的灵活互动与经济优化运行,提高能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④虚拟电厂-资源聚合、优化调控
通过聚合微电网内光伏、储能、充电桩及空调柔性负荷,构建:资源总览、资源管理、资源聚合、协同控制、响应评估等功能,提供资源聚合、市场交易,友好协同互动业务支撑。
⑤电力监控及电能管理
通过在供配电的关键场所、关键设备上安装监测、计量、控制、保护等各类智能传感器,搭建涵盖35kV到0.4kV的完整电力测量、计量、控制体系,结合视频监视手段,实现对企事业单位内部电能的24h不间断监视。
⑥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
电能质量分析
满足对A类电能质量分析装置的监测,实时监测电能质量相关的稳态数据、暂态数据、瞬态数据,谐波频谱;
电能质量治理
通过有源无功补偿(SVG)缓解电压波动和闪变,通过有源滤波APF对负荷侧设备进行谐波治理,通过功率因数补偿控制器按照设置的逻辑自动投切电容;
⑦智能照明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实现照明设备运行控制的智能化,有效提高照明系统科学管理水平,节省运营成本。通过定时开关和可调光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无效照明,准确的利用好每一份照明电能。
⑧空调控制
负荷调峰-中央空调AI调优: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时预测冷/热负荷,及时调整主机运行参数,水泵调控参数、冷却塔风机控制参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结合刚性与柔性调控策略,降低电负荷,避免超需量。
碳战略推动下,零碳园区建设亟需系统性方案支撑。安科瑞以源网荷储协同为核心,通过 “技术-系统-硬件" 全链条覆盖,破解园区减碳与增效的协同难题,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落地范本。